2022年11月7日,国家体育总局、发改委、文旅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《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(2022-2025年)》,鼓励露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2022年11月21日,国家文旅部部、中央文明办、发改委 等14部门再次印发《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的通知,进一步推动露营经济的发展。
一个月内,连续两份重要文件提及露营经济,背后透露的信息十分明显——露营经济正在成为新的风口。
艾媒研究院发布的《2021-2022年中国露营经济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》显示,预计2022年露营营地市场增速达18.6%,市场规模达354.6亿元,露营营地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。
露营,本来是一种小众的娱乐方式,一两天的户外露营,耗时短、成本低,又能让人们达到亲近自然、放松身心的目的,对于那些想要逃离快节奏城市生活的人而言十分合适。
而在疫情之下,露营又被赋予了更多意义。受疫情影响,人们出行不便,但放松身心,舒缓情绪的渴望依然强烈,于是露营便成了解压、释放、沟通的一种新途径。
虽然疫情重创了旅游业,却给露营带来了机会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,渴望贴近自然,并将目光瞄准露营。在内外双重因素的推动下,露营的兴起恰逢其会。
在“露营热”的背后,是环境治理的难题。当下,国内的露营产业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态势,大多数经营者把目光都放在了户外装备和露营器材上,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却被忽略,那就是营地建设。
一方面,卫生间、垃圾房等相关配套的缺失,使得越来越多的露营地变得满目疮痍,许多营地在经历过几次露营之后便充斥着垃圾、污水乃至排泄物,最终变得无人问津。
另一方面,单纯的露营并不能为产业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,要想促进露营经济良性发展,还需要结合商业、住宿、文化等方面。例如将露营与移动商业集市、特色民宿、文化活动等元素相结合,才能为营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互集营地产品,兼顾了施工效率与生态环保,其本身作为临时建筑又能简化审批流程,可以说完美补全了当下露营产业的短板,为露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当然,推动绿色营地建设,促进露营经济健康发展,除了管理方需要完善营地配套,也离不开众多露营者的个人素质,互集在这里呼吁大家:亲近自然,也请善待自然。
© 2023.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ICP备2021034533号